当前位置:翡翠知道知识网>翡翠知识>正文

玉石表皮的特点是什么 十大场口原石特征

导语:玉石表皮的特点是什么?玉石表皮通常具有光滑细腻、温润如玉的特性,同时还经常出现纹理交错、色彩丰富的现象。玉石表皮的特征不仅展现了其美观的外观,还反映了其品质和珍贵程度。

目录导航:

  1. 玉石表皮的特点是什么
  2. 十大场口原石特征
  3. 和田玉石皮壳特征
  4. 玉石原石鉴定方法有哪些
  5. 玉石原石自然皮色有什么特征
  6. 石英质玉原石表皮特征
玉石表皮的特点是什么

玉原石的特征有皮色,例如和田玉籽料以皮质为贵,鹿皮籽、虎皮籽、秋梨籽都非常罕见。此外真正的玉石原石手感都会比较细腻,因为玉原石在形成过程中会因为流水搬运而不断被打磨表面,原始表面就会变得光滑、细腻。

1、皮色

皮色是玉原石表面主要的特征之一,以和田玉籽料为例,自古以来和田玉籽料以皮质为贵,鹿皮籽、虎皮籽、秋梨籽都非常罕见,但是天然形成皮色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的概率。玉质紧密纯净、好的和田玉籽料,几乎不会形成皮色。

2、裂纹

此外天然玉原石的表面一般都会存在一定裂纹,这是因为玉原石在在河床中历经千百年冲刷碰撞,难免会存在裂纹,皮色也会侵入裂隙内。

3、手感细腻

手感细腻同样是玉原石表面的特点,玉原石在形成过程中,会因为流水搬运而不断被打磨表面,因此真正的玉原石表面会比普通的石头更加光滑、细腻。

玉石表皮的特点有四大特征:第一,皮色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的蔓延轨迹;第二,玉皮表面有深浅不一,转态变化的凹陷;第三,裂多的位置颜色更深;第四手感细腻润滑,摸着舒服。

和田玉古玉的鉴定,总结来讲有四类方法,分别是从玉石材质、工艺雕刻、纹路构图、包浆沁色四个方面来判断。

十大场口原石特征

1/ 大马坎场口原石

大马坎原石的半山半水这种石头黄壳黄雾且皮薄,可原性强。若厚皮而雾黑,便不可读,原来底灰水短,绿色往往偏蓝,又无反弹力。水石部分虽能见色,但不入里,大马坎原石部分松花入里,一般颜色不相连接。

2/ 帕敢场口原石

帕敢原石皮薄,以灰白及黄白色为主, 结晶细、种好、透明度高、色足,个头较大,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呈各种大小砾石,一般以产中低档砖头料为主。老帕敢(帕敢基)以产皮壳乌黑似煤炭的黑乌砂著名,但已全部采完。目前市场所见乌砂多产自麻蒙,麻蒙的黑乌砂黑中带灰,水底一般较差,且常夹黑丝或白雾,绿色偏篮。

3/ 莫弯基场口原石

莫湾基位于帕敢场口东北的莫湾河支流两侧,所开采的均是高地砾石层的翡翠砂矿,高地砾石层被河流切割开,约有100米深。所以两边均可见切割出的砾石层剖面。砾石层由上到下分两层,上层为红色层和黄色层,下层为灰色至黑色层,半胶结状,含绿色片岩、云母片岩。翡翠砾石常有蜡壳,砾石为半滚圆状至次棱角状,多为黑乌纱料,皮厚,皮壳乌黑仿佛黑油漆,皮下有雾(很多市场里面的黑皮石头没有雾,属新场石),蟒带有白雾及松花,一般种好,有高绿,块小的会有满绿。

4/ 会卡场口原石

会卡原石场口,以腊皮而闻名,种老的会卡翡翠原石起货率相当高,有色的话一般都是能达到取戒面的颜色,大部分好的戒面会卡出的比较多。现今会卡场口产色的翡翠原石也日趋减少,大部分都以白底,居多,由于完整度好,也受到很多翡翠爱好者的追捧。

5/ 莫西沙场口原石

莫西沙翡翠场口是以出产最上乘的玻璃种翡翠而闻名,但现在也挖到了底层,大部分都出黑皮石了,但底层黑皮石出的玻璃种翡翠也相当的极品。由于莫西沙翡翠场口出的翡翠大部分都以玻璃底居多,一般有色的很少,但一旦有色,那也是极少有的精品。

6/ 木那场口原石

木那大部分都以白皮居多,有的会带有少许红皮,如有白雾表现,切开后玉肉肯定是俱佳的。目那场口的翡翠原石大部分都以带底色的晴水,蓝水,白底飘色花的原石居多,而且棉的情况几乎很少出现,如出色的话,可算极品。因目那场口出的翡翠原石容易解涨,所以受到了很多翠友的追捧,只是部分翠友难辨其皮壳真假。

7/ 马莎场口原石

马莎翡翠原石场口位于龙肯山西侧的山坡上,是一个发育在残坡积层的次生矿床。此处地层是一套第四纪的混杂快速砾石堆积地层。顶都是一层红土层,厚薄不一,与后期剥蚀有关,下都是第四纪混杂快速堆积,厚20米-40米,砾岩大小不一,大者直径达1米,小者直径仅为数厘米。砾岩成分为黄色变质泥岩或其它变质岩,无论砾岩大小,其磨圆都非常好,但其在沉积上分选性极差,大小混杂堆积。

8/ 后江场口原石

后江翡翠原石场口的老料子来自场区的冲积层底部,通常情况下个头比较小,皮壳呈灰绿色,虽然料子较小,但是水头和底子都比较好,后江场口的翡翠原石出高绿高翠的几率是比较大的,皮壳下通常情况下没有雾层的出现,缺点就是裂纹比较多,后江翡翠原石做成成品后颜色货增加,不会变淡,可以说加工性比较强,做戒面的理想材料。

9/ 南奇场口原石

莫罕玉石场通常称为南奇场,所产玉石也称为南奇石。由于场口规模小,玉石件头小,产出的玉石数量也比较少,因而被称为小场。但玉石的质量却比较好,尤其是南奇玉石上的色往往翻得起来,而且是所有场口中色翻得最好的。如果是同样的色,会卡石能翻一色,后江石能翻二色,南奇石的色则会翻三色。这就是南奇石为何被行家普遍看好的缘故。南奇玉石有皮,有雾。各种颜色的砂皮壳都有,而且一般都比较薄,而雾则以白雾居多。其中以薄皮、薄白雾的水翻砂玉为最好,种老,肉质细腻。

10/ 格应角场口原石

格应角的料子,变种较少的,但变色的情况多见,根据矿层不同,高种水几率较大,一般糯种到糯冰之间。色料出产也较多。并且格应角的料子,色的渐变比较常见,外面一层色较好,越到中间,越到两边色的变化出现。所以原格应胶,皮壳结构,和翻沙效果很重要。

和田玉石皮壳特征

新疆和田白玉的皮壳特征

和田白玉产出形式丰富,主要有原生矿的山料和次生矿的山流水料、籽料、戈壁料,多样的产状使其皮壳也斑斓多彩。其中,籽料和部分山流水料具色皮壳,山料、山流水料和戈壁料中可见糖皮壳,如且末糖白玉山料的典型栗子色皮壳等。现将和田玉的代表性玉种籽料皮壳详述如下:

大部分籽料在经过漫长岁月不断的风化剥蚀、河水的长距离搬运冲刷和浸泡,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和不断的碰撞而产生大小不一的裂纹,即“十籽九裂”,常伴生不透明的风化物。也可侵入白玉主体内部,大多较浅,少数侵染深度可达几毫米。另外,在籽料表皮布满皮肤毛孔一样的细小沙眼,类似人皮肤上的“汗毛孔”,在10倍放大下明显可见。

由于铁质或锰质侵染物作用时间较长且受河水中有机物的侵扰,皮壳的颜色和形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颜色深浅变化不一,呈脉状、散点状、线状、云朵状等分布,因此和田白玉籽料的色皮壳类型最丰富。根据颜色种类可将其分为单色皮壳、双色皮壳和多色皮壳。

青海产白玉的皮壳特征

青海玉产于高原和丘陵地带,海拔虽高,但矿床距离周围的河床非常近,相对高差仅有几百米,缺少翻滚和磨蚀的条件,因此产出形式主要是原生矿的山料,也有少量次生矿型的山流水料。皮壳类型主要是石皮壳和糖皮壳。其中石皮壳分为两种:

1、以碳酸盐围岩为主的皮壳:分布于玉体外部,呈纤维状外观,硬度较低,遭受风化侵蚀逐渐钙化、粉末化,形成一层白色石皮壳,根据风化程度不同,在不同位置可渗入玉质内不同的深度,常为几厘米到十几厘米。

2、以透闪石围岩为主的皮壳:指的是粗晶透闪石在玉质表面附着,与玉质层界限明显,过渡层清晰。

常见两种石皮壳与白色、烟灰色、翠青色、黑色玉质层渐变接触,形成“青海白”“烟灰玉”“翠青玉”和“黑白玉”四个特殊白玉品种。青海玉中的糖皮壳主要表现为糖包玉河糖白(青白)玉两大类。

俄罗斯产白玉的皮壳特征

俄罗斯白玉矿床分布在贝加尔湖附近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北部高寒地区,由于该地区天气寒冷,长年冰雪覆盖,因此冰蚀、冰劈作用强烈,白玉产出形式主要是原生矿的山料和次生矿的山流水料,其次是少部分的籽料。其中,原生矿的山料中常见石皮壳和糖皮壳,次生矿的籽料和山流水料中可见石皮壳和色皮壳。

1、籽料白玉的皮壳特点:贝加尔湖白玉籽料因冰川和流水的冲蚀作用不够充分,石皮没有被完全磨蚀掉,常包裹在玉质外面,形成一层较厚的石皮壳,再经日晒和氧化,表面形成了一层呈黄褐色或红褐色的氧化层,颜色比较鲜艳。同时,被河流中的有机质侵染,常伴随分布一些黑色斑点和斑块,使色皮看起来杂乱不纯净。因此俄罗斯籽料一般质量次于和田籽料。俄籽被行内形象成为“树皮籽儿”。

2、山料、山流水白玉的皮壳特点:

裂隙或节理面有不同程度的氧化,玉石中的微量元素铁氧化后形成不同程度的浅黄色、棕红色、褐色表色。常发育较大的裂纹,向内部延伸,走向无规律,裂纹到达出,多有褐色、黑色杂质,降低玉体质量。

(2)山料、山流水料中的石皮壳:俄玉典型的石皮壳分白皮料(石灰皮料)和灰皮料两种常见类型。

玉石原石鉴定方法有哪些

玉石原石鉴定方法包括外观、硬度、密度、颜色、纹理等多个方面。

外观方面要观察石头表面是否有裂缝、斑点、瑕疵等;硬度要用硬度计测量其硬度,以区分真假;密度可通过称量重量测定;颜色要观察其色泽是否均匀、鲜艳;纹理则要观察其纹理是否清晰、自然。同时,还需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综合判断。

玉石原石鉴定方法包括观察外观特征,如颜色、纹理、透明度等;使用显微镜检查内部结构和纹理;进行硬度测试,如用硬度笔划试验;进行比重测试,如用密度测量仪;进行荧光测试,如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热导率测试,如用热导率仪;进行化学测试,如用酸碱试剂进行反应测试。综合这些方法可以准确鉴定玉石原石的真伪和品质。

玉石原石自然皮色有什么特征

谢邀!

拿和田玉原石来说吧,天然和田玉原石表面或多或少会有天然的颜色,也称皮色,是和田玉经过千万年的河流泥沙自然的冲击沉淀形成的沁色,天然的皮色特点是坑洼自然颜色自然,喷酒精是不会褪色的,所以你的这块原石应该是染色的,是不是天然原石都有疑问。

石英质玉原石表皮特征

石英岩玉是由粒状石英集合体组成的致密块体,石英含量在90%以上,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石英质玉石有玉髓、玛瑙、东陵玉、密玉、京白玉、木变石、金丝玉等等。

除主要成分为石英外,还常含有铬云母、绢云母、锂云母、赤铁矿、蓝闪石等矿物。

质纯时,石英岩为白色,硬度为7,硬度和翡翠相当,密度2.65左右,折射率约1.54,玻璃光泽。因其质地致密细腻,颜色美观,硬变较高,高度、光泽佳,抛光性能好,并有一定的透明度,颇受爱玉人士欢迎,加之产地丰富,因而市场上较常见,属中高档玉石材料。

产自新疆的为白色,称之为新疆白玉。

产自缅甸的颜色跟翡翠相似,称之为新翠

石英质玉石的组成矿物主要是隐晶质—显晶质石英,另可有少量云母、绿泥石、粘土矿物、褐铁矿等杂质。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含有多种杂质元素。石英质玉石纯净时无色,当含有不同的杂质元素如铁、镍等,或混入不同的有色矿物时,可呈现不同的颜色。

石英质玉石由于结晶程度和所含杂质的影响,密度会有一定的变化,一般在2.60(±0.1)g/cm3左右;硬度为 6.5-7,略小于石英。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翡翠知道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如何串珠子挂绳 珍珠结和蛇结区别下一篇: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文章评论